【中华神外】2016年第二期“颅内动脉瘤”| 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
神外资讯【中华神外】专栏,每周二发布一篇精选文章,每月首个周二还将同时公布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》最新一期目录,读者如对相关文章感兴趣,可点击链接进入神外资讯微商城,购买单期或订阅全年纸质杂志(原价18元/本,优惠价12元/本)。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》编辑部将第一时间以挂号信的形式把杂志寄给读者朋友。
今天刊登的是汤伟、李欢欢、陈刚等在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》2016年第二期上发表的《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》,欢迎阅读。
长按二维码识别进入购买页面
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进入杂志购买页面。
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,具有较高的致死、致残率。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方法。但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较高的复发率而影响其疗效[1-2]。为此,接受介入治疗的动脉瘤患者术后需要长期的、多次的影像学随访。在影像学随访的诸多方法中,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(DSA)为最准确。但因为DSA的有创性而使得许多患者难以接受、甚至拒绝。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行DSA随访时,动脉瘤再增大和弹簧圈被压缩是术后动脉瘤复发的主要因素[3],不论哪种原因,复发的动脉瘤内弹簧圈的形态大多发生变化,基于弹簧圈不透X线这一基本原理,本研究试图采用最普及的X线透视这一简单、经济、无创的方法,通过观察动脉瘤腔内微弹簧圈形态来推测动脉瘤栓塞术后是否复发。
资料与方法
一般资料
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DSA随访复查的所有颅内动脉瘤患者。患者均常规留取“0°/ CRAN30°、LAO90°/0°”造影像,其中同时具有术后即刻“工作位”及复查“工作位”造影的患者共86例、102个动脉瘤。其中男38例,女48例;年龄32~69岁,平均年龄51岁。所有病例是否留取工作位DSA随访资料,术前并未做特定选择。5例患者分别栓塞2个动脉瘤并行DSA随访,7例行2次DSA复查,分别被计为2个。2例患者分别栓塞3个动脉瘤并行DSA随访,分别被计为3个。
影像学资料
全部患者均按常规行DSA检查,确诊后即行血管内治疗。动脉瘤部位:颈内动脉-眼动脉段动脉瘤14个,颈内动脉-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9个,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4个,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8个,基底动脉动脉瘤7个,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个,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个,椎动脉动脉动脉瘤4个,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个,椎动脉-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1个。动脉瘤直径<3mm9个,3~10mm75个,>10~25mm18个,平均直径6.6mm。
治疗方法
主要治疗方法是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瘤腔。102个动脉瘤中的80个动脉瘤使用支架治疗,余22个动脉瘤未用支架。动脉瘤栓塞术后复查与首次栓塞间隔时间为0.5~23.0个月,平均6个月。
比较方法
①搜集微弹簧圈透视像:将首次介入治疗时术后即刻和随访复查DSA的“工作位”、 “CRAN30°”和“LAO90°”X线透视像(蒙片像)。将各个对应投照角度下术后即刻微弹簧圈形态与复查造影时X线透视像中弹簧圈的形态进行对比,由2名神经外科医生独立进行读片,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计为“变化”,无变化计为“稳定”,根据总的判读结果判断微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,有争议的经协商之后达到一致。
②由另外2位介入神经外科医生独立判读DSA像来判定有无复发:随访DSA只要有动脉瘤残腔增大均将被记录为复发,否则为未复发,并记录其结果。判读微弹簧圈形态变化的医生与判读DSA诊断动脉瘤是否复发的医生相互隔离,以免影响结果。
治疗 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方法
统计学方法
将第一步中X线透视下微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与第二步DSA显示动脉瘤是否复发的结果进行比较,用Kappa检验进行分析,Kappa值越大,一致性强度越强:Kappa值>0.6表示有高度的一致性,Kappa值>0.8表示有极强的一致性。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结果
86例患者102个动脉瘤中,39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有变化,DSA判定为复发(图1);51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无变化,DSA判定为未复发(图2)。3个动脉瘤弹簧圈形态对比无明显变化,DSA判断为复发,其中2个动脉瘤DSA观察为动脉瘤腔内对比剂显影稍增加,弹簧圈形态未见明显变化,并无须再次治疗;1例动脉瘤栓塞了2次,随访2次,第2次置入的弹簧圈有明显的界限,并未缠绕在一起,对第2次随访结果造成影响。9个动脉瘤弹簧圈形态对比有变化,但DSA结果为未复发,其中3例为动脉瘤内弹簧圈整体明显缩小导致弹簧圈变化;2例弹簧圈有明显变化,但是动脉瘤较前愈合;1例为第1次随访复发后未做治疗,第2次随访弹簧圈变化不明显,因考虑为动脉瘤仍未显影,但第2次DSA随访发现动脉瘤已自愈;3例弹簧圈稍有变化,但DSA结果显示未复发。
本研究中,通过观察弹簧圈形态变化来随访栓塞术后动脉瘤,总体准确率为88.2%。42个DSA随访判定为复发的动脉瘤中,39个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中被发现;60个DSA随访判定为未复发的动脉瘤中,51个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时无变化。因此,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判定动脉瘤是否复发的敏感性是92.9%,特异性为85.0%。
Kappa检验认为2种方法在判定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中具有高度一致性(K=0.76,P<0.05)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讨论
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微弹簧圈栓塞瘤腔,金属的微弹簧圈形态与瘤腔形态基本一致。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病例中,微弹簧圈(团)受压、移位是最重要的原因。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微弹簧圈(团)形态的变化,间接推断动脉瘤(腔)的变化,以此推测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是否复发。
1. 目前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方法主要有3种[4]
①DSA:被认为是颅内动脉瘤诊断及随访的“金标准”。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,DSA出现暂时可逆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并发症的风险为0.4%~2.3%,而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.15%~0.5%[5-8]。同时需接受较大剂量的X线,费用较高,需住院检查等,造成大量病例随访丢失。有部分患者会因为动脉瘤术后复发而再次出血。
②磁共振血管成像(MRA):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随访方法。MRA具有无创、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优点,已被广泛用于动脉瘤栓塞术后疗效评价的随访检查,具有较高的准确性,这在1.5T磁共振和3.0T磁共振均得到证实[9-11]。但是MRA也存在着一些不足,如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(3-TOF-MRA)随访时,动脉瘤内残余血流或是残余血凝块,容易被误判为完全栓塞或是残留。对于3mm以下的残留,MRA检测价值不大[12]。增强MRA可能由于静脉同时显影而影响其效果。对于放置了心脏起搏器、不可取出的假牙、在不安全部位留置金属铁及重症监护的患者,此时行MRA检查不安全。MRA成像时间较长,为尽量减少运动伪影,患者在成像期间需保持完全不动,这对某些患者来说非常困难。
③CT血管成像(CTA):在颅内动脉瘤术前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,但由于其存在明显的微弹簧圈金属伪影,而难以应用于弹簧圈栓塞术后的随访等[13]。
2.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
在动脉瘤介入治疗时,手术者均是选择一个特定的“工作位”,在“路途”透视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。期间反复造影,直至在“工作位”上观察动脉瘤栓塞致密。大多数情况下动脉瘤腔的形态与微弹簧圈的形态一致。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复发病例中,微弹簧圈的压缩、移位是最常见的情况。基于此,本研究将患者术后即刻“工作位”透视像与造影复查“工作位”透视像的微弹簧圈的形态进行比较,根据微弹簧圈形态是否稳定来推测动脉瘤形态是否发生变化。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有“工作位”的患者,是因为在“工作位”上造影时,动脉瘤体、瘤颈及载瘤动脉是最清晰的位置,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完全没有重叠。弹簧圈被压缩的主要动力来自血流冲击,势必先造成瘤颈弹簧圈的变化。
3. 本研究的不足及改进之处
①搜集的透视像中,个别患者有角度偏差,或者是患者术后及复查时头位会有不同,从而造成透视像角度的差异。因为动脉瘤形状不规则,不同角度的观察会有偏差,可能会误认为弹簧圈形态发生变化,此问题可以通过X线透视像下的骨窗来判断。
②本研究对比了弹簧圈形态变化判定为复发,而DSA判定为未复发的动脉瘤,是因为有些动脉瘤栓塞是置入了支架,术后即刻造影中有少量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,随访时可能是支架与载瘤动脉完全贴合,弹簧圈被完全压入动脉瘤内,根据观察动脉瘤与随访时弹簧圈形态可以断定此动脉瘤未复发,但是术后即刻及随访中弹簧圈形态确实有明显变化。
③在观察弹簧圈形态时,如果发现弹簧圈形态有变化,重点对比瘤颈是否变化。因为动脉瘤如果有复发,瘤颈的微弹簧圈首当其冲,对比剂不可能不通过瘤颈直接进入瘤囊。
④在进行弹簧圈形态对比时,可以先观察术后即刻DSA像,判定哪个角度是显示动脉瘤体、瘤颈及载瘤动脉最清晰的位置,要求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完全无重叠,这个角度的弹簧圈对比像最有价值。
⑤X线透视像应多角度的进行对比(如常规的汤氏位、侧位像),可以提高准确率。
4. 优势及价值
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后X线透视随访是一种简便、无创、经济的检查方法,接受射线剂量较少,尤其适合不愿意接受造影复查的患者。同时还可观察弹簧圈的形态变化规律,从而指导术前栓塞,减少弹簧圈压缩,降低复发率。此方法不能取代DSA复查,但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,督促透视下可见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的患者及时接受造影复查。
综上所述,X线透视判定介入治疗术后的颅内动脉瘤复发结果与DSA具有高度一致性,进一步研究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。
1. Sluzewski M,Menovsky T, Van Rooij WJ, et al. Coiling of very large or giant cerebral aneurysms: long-term clinical and serial angiograp-hic results[J]. AJNR Am J Neuroradiol, 2003, 24(2): 257-262.
2. Murayama Y, Nien YL,Duckwiler G, et al.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neurysms: 11 years’ experience[J]. J Neuro-surg, 2003, 98(5): 959-966. DOI: 10. 3171/jns. 2003. 98. 5. 0959.
3. Abdihalim M, Watanabe M, Chaudhry SA, et al. Are coil compac-tion and aneurysmal growth two distinct etiologies leading to recurrence following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[J]. J Neuroimaging, 2014, 24(2): 171-175. DOI: 10. 1111/j. 1552-6569. 201 52 29649 52 15535 0 0 3834 0 0:00:07 0:00:04 0:00:03 38352.. 00786. x.
4. 吴倩,李明华. 颅内动脉瘤铂金弹簧圈栓塞术后MRA随访价值[J].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,2010, 33(2): 107-109.DOI: 10. 3784/j. issn. 1674-1897. 2010. 02. Z0202.
5. Earnest F 4th, Forbes G, Sandok BA, et al. Complications of cerebral angiography: 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risk[J]. AJR Am J Roentgenol, 1984, 142(2): 247-253. DOI: 10. 2214/ajr. 142. 2. 247.
6. Kaufmann TJ, Huston J 3rd, Mandrekar JN, et al. Complications of diagnostic cerebral angiography: evaluation of 19, 826 consecutive patients[J]. Radiology, 2007, 243(3): 812-819.DOI: 10. 1148/radiol. 2433060536.
7. Heiserman JE, Dean BL, Hodak JA, et al. Neurologic complica-tions of cerebral angiography[J]. AJNR Am J Neuroradiol, 1994, 15(8): 1401-1407; discussion 1408-1411.
8. Cloft HJ, Joseph GJ, Dion JE. Risk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, cerebral aneurysm, 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: a meta-analysis[J]. Stroke, 1999, 30(2): 317-320. DOI: 10. 1161/01. STR.30. 2. 317.
9. Shellock FG. Biomedical implants and devices: assessment of magnetic field interactions with a 3. 0-Tesla MR system[J]. J Magn Reson Imaging, 2002, 16(6): 721-732. DOI: 10. 1002/jmri. 10207.
10. Shellock FG, Detrick MS, Brant-Zawadski MN. MR compatibility of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[J]. Radiology, 1997, 203(2): 568-570. DOI: 10. 1148/radiology. 203. 2. 9114123.
11. Yamada N,Hayashi K,Murao K,et al.Time-of-flight MR angiography targeted to coil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s more sensitive to residual flow than i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[J].AJNR Am J Neuroradiol,2004,25(7):1154-1157.
12. 胡锦清,林东,沈建康等. 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后MRA随访[J].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,2005, 4(1): 24-27. DOI: 10. 3969/j. issn. 1671-2897. 2005. 01. 007.
13. Leclerc X, Navez JF, Gauvrit JY, et al. Aneurysms of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treated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: follow-up with contrast-enhanced MR angiography[J]. AJNR Am J Neuroradiol, 2002, 23(7): 1121-1127.
长按二维码识别进入购买页面
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进入杂志购买页面